中國網文明中華訊 7月31日,走進湖南省新邵縣上源村黑斑蛙養殖基地里,只見郁郁蔥蔥的糯稻生機勃勃,稻田上空用白色的防鳥網籠罩著,大片黑斑蛙在水稻下歡快跳躍,或歇息或覓食,呈現出一派稻蛙和諧共生的田園景象。
基地負責人譚雪安準備給黑斑蛙投喂第二次飼料。“養殖黑斑蛙見效快,周期短。目前基地最大的黑斑蛙已有一兩多重,再喂一個多月,就可以賣了,市場價每斤能賣到15塊錢左右,收益預計可達20多萬元。”望著一天天長大的黑斑蛙,譚雪安滿懷希望地說。
譚雪安屬上源村的脫貧戶,之前一直在外打點零工,2022年12月,在市庫區移民事務中心和鎮村的幫扶指導下,譚雪安流轉土地50余畝,無息貸款20萬元建立了上源村黑斑蛙養殖基地。
基地共分成66格,采取田間種糯稻,淺水養青蛙的模式。黑斑蛙吃蟲,能有效抑制和防治糯稻蟲害,它們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機肥,能夠提升土壤肥力,既改善了稻田的生態環境,又大大增加了經濟效益,稻蛙共養,綠色生態。“我們不打農藥,不撒化肥,無論是蛙還是稻,都是無公害的綠色產品。”譚雪安介紹道。
譚雪安還雇請了當地6名移民脫貧戶和監測戶,給基地負責運料、投喂、抽水、消毒等工作,月工資3000多元,帶動當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我們上源村水質好,氣候適宜,非常適合養殖黑斑蛙。稻蛙共養既守住了糧食安全,又提高了土地附加值,還能為村經濟體創收5至7萬塊錢,一舉多得。”村書記譚小平說。
近年來,上源村積極盤活有效資源,做好產業富民文章。2022年,該村通過光伏發電、超市租金、農貿市場攤位出租、村集體工程項目管理費收入等,為集體經濟創收20余萬元。為壯大集體經濟,2023年,該村新建養蛙基地50余畝,每年為村集體保底創收50000元。2024年,該村擬流轉荒廢土地300畝,建成種植紅高粱基地。(通訊員 何雯 唐文峰 王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