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文明中華訊(潘書培)報道: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孝者,致天下之致,成天下之成,美天下之美。孝是一種傳統,孝是一種責任,孝者重長輩之意,孝者穩定倫常。孟子繼承了先人的孝道思想,并加以發展,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孝道觀念,幾千年來,對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7月23日舉辦的第四屆東方文明論壇暨“文明交流互鑒:孟子智慧的當代價值”上,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杰受邀出席并發表演講,他表示,孟子不但將愛和孝推及到社會,還把它推及到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中,這就是孟子講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也是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種體現。
“孟子說,‘事親為大’。可見,在孟子的觀念中,侍奉父母是最大、最重要的事情。兒女孝行的表現,沒有比事親、尊親更大的了。”在王杰看來,正是孟子這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這種推己及人的愛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風尚,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孟子認為,侍奉父母不僅要給予其物質保障,還應盡量滿足其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若父母有了過錯,做兒女的就要規勸父母改正錯誤,而不是一味地順從,否則就會陷父母于不仁不義之中。”王杰說,孟子認為侍奉和孝養父母,不但生前很重要,死后也很重要,不但要養生,還要送死,不但要養老,還要送終。
如今,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國的傳統養老模式——子女贍養父母,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長時間仍是主要的養老方式。老人能否安然度過愉快的晚年生活關鍵在于子女是否正確行孝。這表明,弘揚孝道是當今社會現實所需。在這種背景下,孟子的孝道思想仍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