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文明中華訊 (通訊員譚進杰楊依依)位于湖南省道縣壽雁鎮高枧村的道縣第六中學,是一所地道的鄉村學校,以優質教育資源和良好學習環境受到廣泛認可。然而,學校面臨著來自特殊家庭的學生和輟學率問題等諸多挑戰。雷校生作為校長,深知這些問題對學生學習和成長帶來的影響,因此致力于提升學校辦學品質,降低輟學率。
雷校生在激勵初三學子認真備考。道縣第六中學/供圖
營造平等的教育機會
道縣第六中學的生源主要來自壽雁鎮及周邊地區,大約有8萬人口。學校與壽雁鎮的另外兩所初級中學合作,共享學生資源。盡管學校面臨著留守兒童和特殊家庭等難題,但雷校生始終致力于減少輟學率,通過社會捐助、送教上門和減免伙食費等方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
春風化雨,桃李萬千
雷校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無限的潛能和價值。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善于從學生的日常活動中發掘學生的特長和潛質,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放大自己的閃光點和特長,追求卓越,實現更大的突破。雷校生談到,有一位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學生叫唐烈豐,體育才能突出,尤其是在秋季運動會上的跳遠和引體向上項目中表現出色。唐烈豐在雷校生的引導下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最終中考進步了200名,成功考入道縣第二中學。雷校生面對留守兒童、特殊困境兒童和學習成長相對落后的學生,更多的是給予尊重和理解,激勵和信任,不斷發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也涌現一批又一批的道縣第六中學學子突破重重桎梏,奔向屬于他們的璀璨人生。
以德施教,至善至美
雷校生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社會責任感。“教育不僅是點燃知識的火焰,更是培育靈魂的花園。”雷校生堅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通過言傳身教和與學生的密切交流,將愛心和責任感融入教育的每個環節。
雷校生回憶起他的一位來自鄉村困難家庭的女學生。面對家庭經濟入不敷出和缺乏教育意識的狀況,女學生被迫輟學,雷校生通過與女學生及其家長的溝通,尋求當地村干部的支持,強調教育對于改變家庭命運的重要性。在不懈的努力下,女學生重新回到學校繼續完成學業。在雷校生的激勵下,女學生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考上當地高中,之后又獲得了湘潭大學保送名額,北京大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后等眾多成就。如今的這位女學生已成為天津古籍研究所的副所長,教育界的佼佼者。雷校生的堅持和努力改變了這個鄉村女孩的命運,為她開啟了充滿希望和機遇的人生道路。這個故事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更是對教育事業的肯定和贊美。
雷校生組織優秀學子研學旅行。道縣第六中學/供圖
領導力與教育使命的結合
雷校生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深知教育是社會進步和個人成長的關鍵,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以確保學校擁有一支專業素養高、富有激情和創新意識的教師團隊。通過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推動教學改革,為學校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培養環境。關注教學質量的提升,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知識、技能和品德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提倡學生主體、教師引導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實踐活動,培養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雷校生以身作則,親力親為,密切關注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定期組織教師會議和教研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學水平。還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決策,制定有效的教育發展規劃,并確保其落實和執行。雷校生的領導力和決策能力為學校帶來了穩定的發展和良好的聲譽。通過領導力與教育使命的結合,雷校生在道縣第六中學實現了一系列積極的變革和發展,學校的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方式也得到了肯定和贊譽,不僅為學校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和推動力,也影響和激勵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雷校生的成功經驗和教育理念為其他學校和教育機構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的典范。
實踐團成員與雷校生談論教學理念。譚進杰攝
立德樹人,扎根基層
雷校生以真誠的愛心,將教育之光照耀在每個學生的心中。明白教育不僅是傳遞知識,更是培育人才、塑造人格的過程。注重發現學生的特長和潛力,并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激勵學生追求卓越。他的教育理念強調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具備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雷校生的事跡和教育理念將激勵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教育的光明未來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無論是教育工作者、家長還是社會各界人士,我們都應當肩負起責任,為孩子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我們應當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需求和潛力,注重個體差異,為他們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