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7月4日電 題:洪湖再現“浪打浪”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李思遠、田中全
清晨,站在洪湖岸邊,但見水鳥翻飛、波浪涌動,遠處,波濤浩渺的湖面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這樣的自然風光在近50年來非常少見。曾幾何時,由于大面積圍網養殖,漁業過度發展,約53.8萬畝的洪湖水域面積有70%以上被圍網吞噬,水生態環境遭受重創,因“浪打浪”而廣為人知的洪湖變成了“網連網”“竿連竿”。
經過生態修復后的洪湖一角。新華社記者肖藝九 攝
改革勢在必行。黨中央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以來,湖北深入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理念,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將洪湖生態保護提到新高度。
全面拆除圍網、安置上岸漁民、啟動生態修復……2016年始,湖北實施一系列舉措,最大限度保護和修復洪湖自然生態環境。如今,洪湖“劫后重生”,健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各項生態指標趨好,昔日圍網處成了廣袤的湖水,不少上岸漁民轉行成為濕地環保衛士。
記者近日乘船行駛在廣闊的洪湖水面,迎面清風陣陣,湖水浪疊層涌,伴隨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的悠揚旋律,不由回想起電影《洪湖赤衛隊》中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的經典畫面。不少游客感嘆:“眼前的這般景象,不正是歌詞所描繪的‘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的自然美嗎?”
生態修復工作仍在持續進行。遠眺岸邊,十余臺挖掘機正在施工作業,修復岸坡,按期推進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項目?!昂楹饔蚴莻€復雜的生態系統,目前正同步實施岸線生態修復、湖濱緩沖帶建設、生態移民及修復等工程,將進一步推動洪湖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恢復。”洪湖市“山水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傳俊說。
以綠色發展為引領,當地的農業生產正在轉型升級。
與傳統魚蟹養殖模式不同,在與洪湖一水之隔的螺山鎮,一道道溝渠將萬畝池塘串聯起來,鳶尾、美人蕉等可凈化水質的挺水植物連綿生長,形成一個水體連通的生態養殖系統。
“這是經過改造升級的生態養殖池塘?!焙楹修r業農村局副局長李顯軍介紹,池塘以前清淤不足,底泥變厚,魚蟹生存空間被壓縮,水質變差,曾對洪湖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近年來,養殖池塘經過標準化改造后,有效增強了養殖尾水的收集和處理能力,減少了環境污染,還提升了農戶魚蟹養殖產量。
洪湖市螺山鎮生態養殖池塘。新華社記者肖藝九 攝
被譽為“湖北之腎”的洪湖,是我國第七大淡水湖,是云夢澤在歷史演變中不斷解體、消退所形成的獨立湖泊之一。作為國際重要濕地,洪湖如今發揮著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生態功能。
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洪湖再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青頭潛鴨50余只,占全球數量的5%,國家二級保護鳥類花臉鴨4000余只、小天鵝1300余只,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野蓮恢復面積達4萬余畝。
洪湖生態逐日向好,大批游客慕名而來。
入夏,洪湖十里荷花帶、萬畝蓮藕區等景點成為人們避暑休憩、拍照打卡的好去處。漫步洪湖一隅,近觀荷花含羞初放,遠眺湖水壯闊無垠,一派自然風光令人心情舒暢。
與游客閑聊,輕松愜意間,他們無不表達著對洪湖再現“浪打浪”的欣喜之情,期待未來的洪湖水更清、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