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文明中華訊 東紅村位于彭澤縣黃花鎮北部,緊鄰彭澤高速入口,地理位置優越。近年來,東紅村“兩委”班子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多樣化發展途徑,以“四變”模式推動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村集體經濟收入呈現出“裂變式”增長,由2020年的18萬元增至2021年的102萬元、2022年的150萬元,形成了東紅獨有的發展模式。2022年,東紅村被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評為“全省2021年度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今年4月,東紅村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第一批全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典型案例。
荒地變基地,整合資源發包。2017年,東紅村采取“合作社+大戶”發展模式,一期建設了100畝以大棚蔬菜為主導的蔬菜全產業鏈生產基地,通過大戶承攬、種植、經營、維護,統一以“黃花分外香”商標對外銷售,大棚蔬菜營銷實現連續五年增長。嘗到“甜頭”后,聯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內其他6個村,陸續流轉荒地300余畝,建設蔬菜大棚二期,并以村集體的名義,流轉了全村所有閑置土地1800余畝,通過申報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積極招商引資,引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2家、合作社4家,實行規模化種植,實現產業集群發展。2022年,蔬菜大棚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5萬元,為周邊農戶增加土地流轉費20余萬元,同時帶動200余人就業。
資源變資產,引入物業出租。大棚蔬菜銷路是保障,東紅村以破解蔬菜產業“淡季”銷售難點為突破口,整合幫扶資金在高速出口附近建設冷鮮庫和物流廠房。通過多方比選,引入眾合供銷智能集配中心。該公司是省供銷集團下屬,擁有先進的加工保鮮技術和高效的物流配送體系,能夠將新鮮出爐的瓜果蔬菜第一時間送入農貿市場,快速配送至學校、園區、政府機關食堂,并且物流網絡輻射至周邊的浙江、安徽、湖北等省。此外,還推行了“智慧前臺+精選種植”模式,通過有計劃有選擇性地種植,優化種植結構,實現瓜果蔬菜“淡季不淡、旺季不爛、超季返季、四季均衡”,既解決大棚蔬菜銷路問題,又帶來廠房租金收入。2022年倉儲物流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28萬元。
勞力變人力,開展居間服務。為著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該村在做強主導產業、做優附屬產業的基礎上,不斷整合村級勞務資源、上級扶持資金,通過村集體成立村屬勞務公司、“聚少成多”,解決一些村民把土地流轉出來后的就業問題。吸納在家務工以及返鄉務工的單個農民,變為“人力”資源,以新農村建設、人居環境等項目為抓手,通過承接一些簡單的鄉村建設項目,向各個工程項目輸出泥工、瓦工、鏟車工、油漆工等勞動力,在增加農民就業、農民增收的同時,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增收,2022年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5萬元。
資產變股份,實現資產入股。東紅村不斷尋找新的發展途徑,拓展發展空間。一方面采取大棚入股形式。村集體將部分大棚承包給大戶,與大戶簽訂合作協議,村集體為大戶提供優質服務,解決勞動力問題,并提供反饋的市場信息,大戶則在每年給村集體付出固定承包費用10萬元/百畝的基礎上,將總收益的20%作為股份納入村集體經濟收入,明確風險全部由大戶承擔。2022年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0余萬元。另一方面發展多種業態融合。東紅自然風光秀美,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隨著產業逐漸發展壯大,開始依托產業探索“產學研游”一體化發展,打造了紫陽研學部落和朱子文化研究3A級旅游景區。通過“基地研產——部落研學——文化研游”模式,創新開拓文旅特色產業,打造產業鏈融合新格局,2022年文旅產業實現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
壯大村集體經濟,黨建引領是根本。東紅村之所以能夠從眾多鄉村中脫穎而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建工作營造了強大合力。建立形成了“村黨總支——龍頭企業——黨員能人”組織體系,開展了“鄉村振興大講堂”“蔓谷田園觀摩會”等黨員活動,讓黨員和黨組織的帶頭示范作用無處不在。夯實組織基礎,隊伍建設是核心。通過換屆選舉,大力吸納35歲以下年輕的鄉賢人士進入“兩委”班子、鄉賢理事會隊伍,培育一批政治強、懂經營、善管理、帶富致富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充實到村“兩委”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探索推行“六會共治”模式,壯大村級治理隊伍,為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助推產業發展,引進人才是關鍵。大力引進和重用“回鄉知識青年”等一批有創新思維和現代理念的“新農人”,對農業產業進行提質升級,江西農大博士朱曉東在大棚設立聯系點,專門為大棚提供技術支持;積極邀請縣科協組織專家開展“農情課堂”“春耕講座”等農技講座,開展線下農技服務指導,舉辦各類培訓班,建立6個實踐研學點,為鄉村人才提供教育、培訓、科研一站式服務。
下一步,東紅村黨總支將持續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立足本村發展實際,整合資源,發展產業,解決村民實際問題,村“兩委”班子團結一致、齊心協力、趕超奮進,努力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黃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