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通訊員 程曉 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
“輪到我了!輪到我了!”日前,華中科技大學化學拔尖班的同學們在紫菘學生社區進行心肺復蘇實物模擬實操,大家都搶著來?!耙郧鞍踩逃鄷芸菰铮F在學生社區能進行實物模擬,既有趣還能掌握急救常識,讓安全教育警鐘長鳴?!卑嚅L章肇倫看到全班同學積極性都很高,頗有成就感。
學生社區是學生共同生活的園區,是課堂之外的重要教育陣地。華中科技大學不斷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治校理念,依托“學校、片區、樓棟”三級布局,充分利用現有物理空間建設“一站式”師生服務中心,分別在4個學生社區建設學生活動綜合體。打造“先鋒型、學習型、平安型、美麗型、活力型”社區,讓學生社區成為“教育實踐大課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把暖心服務送到學生身邊
“以前辦理畢業生離校手續要跑好幾個部門、蓋好幾個章,最少得花半天時間,現在只需要線上填表,真是方便多了!”劉晨霄同學告訴記者,學生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除了去教室上課,其他事都能在學生社區解決”。
華中大推行“一站式服務”以來,學生日常所需的行政審批、證件辦理等業務在師生服務中心5分鐘內就能完成。線上線下一體可辦理各類事項超777項,“全時空”開展智慧社區服務。
為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學校秉持“把最好的資源給學生,用最好的條件建社區”理念,建有心理咨詢室、學生研討室、互動交流區、配套生活服務設施及宿舍功能房。
“能學習、能休閑、能交流……這里各種設施應有盡有,像家一樣溫馨?!标惵堵锻瑢W對學生社區的舒適生活與便利條件稱贊不已。她一邊感嘆,一邊給記者展示手機上的服務平臺界面,“不僅離宿舍近,預約教室還方便,線上填一個表就好了,再也不用為借不到活動場地而發愁了。”
學生社區并非只有學生。150余名輔導員入駐學生社區,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共學共事共樂。每位校領導定點聯系1個班級、走訪1次宿舍、開展1次談心、關注1名畢業生、與1名學生結對子。帶動學校機關干部、學院專業教師1200余人走進學生社區,與青年學生交流。
“晚上回來,聽著學生喊‘彭導好’,心里那叫一個踏實!”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輔導員彭一鳴經常去宿舍“串門”,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和生活中的難題。他明白,每一聲問候都是學生對他的信任與依賴。
沉浸式體驗學生社區文化
孫小軒同學的課程作業繁重,經常做題到深夜,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隨著學生社區建成了370平方米的“學業發展多功能室”,同學們可以互相幫助講解難題,他現在對學習充滿了興趣。
在學生社區,依托教師班主任、思政輔導員、優秀學子三支學業導師隊伍,學校累計舉辦“學業提升營”“明星學子面對面”“小伙伴計劃”500余期,覆蓋學生2.5萬余人次。
“很多課堂上沒有理解的知識點在這里都能解決?!秉S茂庭同學真切感受到了“學在華中大”的氛圍,每天學習勁頭十足。
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成為華中大校園的常態。
走進紫菘學生社區,仿佛沉浸式徜徉在紅色海洋。學生黨員面向黨旗的宣誓鏗鏘有力,昂揚的紅歌旋律振奮人心,特色的主題黨日活動深入人心……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張耀介紹,2021年7月,學校獲批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高校。華中大以此為重要契機,推進黨建和思政工作融入學生社區建設,將育人力量和資源下沉到學生社區。踐行“校區就是社區,社區就是課堂”的理念,以實際行動構建體現思政要求、富有學校特色、貼近學生實際的“一站式”學生社區。
如何凝聚育人合力?在學生社區,輔導員理論宣講團、本科生黨史故事分享團定期走進來,“黨員寢室亮牌”“我和黨員有個約會”“黨員進寢室”等活動經常開展,潛移默化地浸潤師生的心靈。
藏族姑娘達瓦央拉剛來學校時,性格相對內向、靦腆。在學校黨員的引領與鼓勵下,她參加了幾次學生社區的文化展演,慢慢地變得自信而活潑。思政教育和藝術教育相結合,寓教于樂,釋放全新育人效應。去年,達瓦央拉畢業,選擇留在街道辦事處工作。她說,“基層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和達瓦央拉一樣,越來越多華中大學子在文化浸潤中找到并實現了人生價值。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17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