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湖流域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因境內有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而得名,屬全省16個二級流域片區之一。
潛江地處四湖流域,水系發達、河湖密布,承擔著我省保糧食安全和特色水產供應的重要責任。
起源于潛江的蝦稻產業,被譽為當地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號工程”。
20多年間,蝦稻產業萌芽、興起、蓬勃。光鮮背后,也面臨穩住“糧袋子”與守牢“水安全”如何兼顧的難題。
產業要持續發展,底線更要守牢。3月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蹲點調研,看潛江如何破解難題。
失衡的蝦稻共作
寶灣村,地勢低洼,是潛江出名的“水窩子”。正是這個“劣勢”,造就了“蝦稻共作”模式的雛形。
今年已過六旬的“蝦稻共作第一人”劉主權,仍堅守蝦稻田,干著老本行。提起20年前的那段經歷,老人仍記憶猶新。
寶灣村是個水網湖區,每年只能種一季中稻,其他季節都是荒水面,年年種稻年年虧,不少村民拋荒外出謀生。
時任村支書的劉主權為了不讓農田拋荒,帶頭承包60畝低湖田,試著把野生小龍蝦投放到稻田里。不料,那一年,收益竟超過水稻。
不經意的成功,引得村民們紛紛效仿。一傳十,十傳百,蝦稻模式迅速在潛江蔓延開來。
“水網密集的村莊,幾乎全民養蝦。”劉主權回憶,僅寶灣村,蝦稻共作種植面積一下子增加到2000畝。
伴隨蝦稻共作模式,小龍蝦迅速火爆起來,價格水漲船高。此時,少數農戶開始想“心思”:悄悄縮減稻田面積,拓寬水稻周邊的溝坑,投放更多的蝦苗和餌料,以獲得更大收益。
“蝦與稻之間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會兩敗俱傷。”劉主權暗暗擔心。
劉主權的擔憂很快得到驗證。小龍蝦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且存活率高。密密麻麻的小龍蝦,擠占了水稻生長空間,同時,小龍蝦產生大量排泄物和餌料殘渣,稻田水質明顯下降。
離寶灣村不足一公里的借糧湖,潤澤周邊幾千畝良田。當稻田里的養殖廢水大量涌入,原本清澈的湖泊不堪重負。
寶灣村村民也嘗到苦果:由于養殖密度過大、水質污染嚴重,小龍蝦品質低劣,行情一度跌到谷底。
在無序的野蠻生長之后,蝦稻共作模式開始遭到非議。一時間,產業陷入彷徨。
“二八法則”守牢“糧袋子”
2012年,事情有了新的轉機。
趙腦村,熊口鎮最南端的一個村莊,多年來以種植糧棉油為主,少數農民嘗試發展蝦稻共作,但規模不大。
此時,一家公司的目光投向這個小村莊。
潛江華山公司是一家從事小龍蝦出口的加工企業,貿易量不斷增長,卻遇上了煩心事:歐盟國家對產品品質要求極高,原材料難以保障。
公司決定,建設標準化基地。水源充足、產業零散的趙腦村,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幾番協商,趙腦村萬畝蝦稻示范基地項目轟轟烈烈地啟動。
遷村騰地,整體流轉。趙腦村有耕地7550畝,原本溝渠不暢、田畝不均的小塊田,就地平整成集中連片的大塊田。經過標準化改造后,趙腦村耕地面積凈增3392畝。
記者在趙腦村看到,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萬畝基地一眼望不到邊,一派現代化大農業景象。
“當時的理念和模式很超前。”趙腦村村支書趙常洪介紹,基地被劃分出189個標準田方,每個田方40畝,均配套道路、電力、涵閘等設施,優先向趙腦村農戶發包。
更重要的是,每個蝦稻田單元設計,遵循“二八法則”:20%的蝦溝和田埂,80%的稻田。
趙常洪回憶,邀請專家科學測算,二八比例既能保證糧食不減產,又能保證小龍蝦的收益。“村民若隨意更改算作違約。”
同樣還是那片土地,經營方式一變,效益大不同——趙腦村年均增產糧食500萬斤以上,村民小龍蝦毛收入人均4000元以上。
華山公司的探索,給潛江吃下“定心丸”。基于這一模式,潛江在全國率先制定《蝦稻共作養殖技術規程》,明確蝦溝面積占比不得超過10%。如今,這一規定被農業農村部在全國推廣。
走在3月的田間,金燦燦的油菜花遍布蝦稻田埂。潛江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李小平介紹,兩年前,潛江挖掘蝦稻田埂潛力,實施油菜擴種計劃。“近三年,潛江市增加蝦稻田埂油菜近6萬畝。”
喝凈水的小龍蝦
“二八法則”穩住了“糧袋子”,也托住了水安全底線。
在規范的“蝦稻共作”模式下,水稻生長過程中所產生的微生物為小龍蝦提供餌料,小龍蝦的排泄物又為水稻提供生物肥,優勢互補,恰到好處。
縱然有生物鏈的平衡,但蝦稻田里的水質仍然會受外界因素影響。好水養好蝦,潛江農民對水的呵護可謂用心良苦。
熊口鎮農民趙甫平從事蝦稻共作十多年,每天早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通過監控系統察看稻田水質情況。
“pH值有沒有升高,溶氧量正不正常。”
采訪當天中午,氣溫超過20℃。趙甫平匆匆扒了幾口飯,就趕往基地。駕上小船,拌好生石灰,撒向田中。趙甫平解釋,水體鈣充足了,藻類能快速繁殖,小龍蝦的生長環境更加適宜。
如此上心的,遠不止趙甫平。寶灣村養殖戶琢磨出給小龍蝦“喝豆漿”的方法,當氣溫升高時,村民將大豆磨成粉,制成豆漿,撒在圍溝里。當發現水質不佳時,還會加入乳酸菌、芽孢桿菌等益生菌,為小龍蝦強身健體。
生態養殖技術推陳出新,村民投肥投藥習慣悄然改變。李小平介紹,近幾年,潛江減少肥料用量、農藥用量超過50%。
稻田里的事由農戶做,稻田外的事由政府做。四湖總干渠潛江段全長49公里,以往污水入田,導致水稻和小龍蝦品質不佳。2019年,潛江實施全域水體連通工程,疏通毛細渠,引入漢江水。如今,全市85萬畝蝦稻共作基地全部實現“清水灌田”。
清水入田,還要讓清水出田。這些天,后湖管理區農辦主任陳新偉天天忙著跑工地,池塘養殖尾水治理項目馬上開工。陳新偉介紹,蝦稻共作中,未經處理的尾水含有氨氮等成分,可能影響水環境。去年,潛江試點池塘養殖尾水治理項目,確保尾水達到三類排放。
蝦稻共作模式正釋放出良好的生態效益。去年,一份來自農業農村部的報告顯示,潛江小龍蝦產地環境符合綠色食品生產產地環境要求,小龍蝦蛋白質含量、氨基酸總量等品質指標均優于其他省市主要養殖區域小龍蝦。
蝦與稻跨界融合
沉睡一個冬天后,小龍蝦悄然上市。
位于后湖管理區的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明顯熱鬧起來。眼疾手快的“蝦嫂”們左右開弓,不同品級的小龍蝦迅速被區分開來。掛著各地車牌的運輸車輛排成長隊,整裝待發。
“16個小時內,小龍蝦可抵達全國400個城市。”交易中心負責人郭頌介紹。
早晨下訂單,晚上品龍蝦,正成為各地食客們的常態。據統計,在全國市場,每10只小龍蝦中有3只來自潛江。
從一種養殖生態模式,衍生出一個全國第一的蝦稻產業鏈——蝦稻“飛”上藍天,潛江龍蝦餐飲店遍布全國,蝦稻主題旅游線路成為打卡新熱點,蝦稻產業綜合產值超600億元。
沖刺千億產業集群的目標已定。然而,潛江人也清醒認識到,蝦稻產業面臨著新的問題。
潛江有小龍蝦加工企業約40家,除了餐飲企業相對集中外,小龍蝦調味品企業、電商、物流等規模以上企業分布在不同的區鎮街道。如此一來,企業在物流、科研、廢水處理等方面進行重復投入,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同質化競爭突出。
去年,一個嶄新的現代產業園區正式亮相。
園區建設50萬噸潛江龍蝦精深加工聚集區、40萬噸冷鏈物流暨蝦-稻產品集散交易中心、龍蝦輔料加工和蝦稻精深加工聚集區,集研發、加工、倉儲、電商、冷鏈物流等于一體。目前,新柳伍食品、萊克等龍頭企業先后落戶投產。
或許在外人看來,潛江蝦稻產業一路順風順水,殊不知,背后是潛江市委市政府一任接著一任、艱難破題后的毅然前行。
每年的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蝦稻產業都被作為“一號工程”來高位推進,蝦與稻的分量同等重要,政策支持不分彼此。
蝦與稻的跨界融合,潛江用了近20年時間。經歷起起伏伏,蝦稻產業欣欣向榮。(記者 胡瓊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