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文明中華訊 星鳳樓,宋尚書曹文簡公建,以貯圖書,上有《星鳳樓法帖》,在張家嶺衙前曹家門首。四面環以水池,前架石橋,世人呼為八角(卦)亭。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在深厚的鄱陽湖文化底蘊熏陶下,九江都昌書法藝術百花齊放,人才輩出。已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6人、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89人、都昌縣書法家協會會員220余人。為順應書法蓬勃發展的趨勢,都昌以打造“一縣區一特色,一部門一亮點”人才特色品牌活動為載體,樹立高地思維,深入挖掘“星鳳樓法帖”文化,擦亮“書法之鄉”金字招牌。
重建星鳳樓。星鳳樓始建于南宋,曹彥約晩年辭官歸鄉,理宗皇帝御筆題匾“星鳳樓”敕建,取“景星麟鳳”之意,以供先生在故里著書、篆字、收藏及頤養天年之用。抗日時期,日寇入侵都昌,星鳳樓御筆牌匾和雕花寶瓶寶頂被日寇掠去。1967年,星鳳樓被拆,僅存“水閣遺基”。2019年6月,星鳳樓“水閣遺基”按原貌維修加固。2020年11月,在都昌縣政府和許多專家學者支持下,星鳳樓在原址旁邊進行重建,一幢古樸典雅的南宋風格的閣樓拔地而起。
挖掘書法文化。都昌書法歷史文化深厚,為更好挖掘和弘揚蔡嶺鎮南宋星鳳樓文化,都昌縣原任縣政府副縣長江期論先生歷時4年多對其進行研究,并在今年8月完成《星鳳樓書法史考》的編纂,于8月12日在都昌縣新華書店東街門市部舉行首發簽售活動。
據了解,本書由江西師范大學王東林教授作序,江西美術出版社贊助出版,既是研究南宋星鳳樓書法歷史的第一部學術性著作,也是針對龜山曹氏家族的第一部集中性研究成果。該書還就都昌縣及周邊湖口、星子(今廬山市)等縣南宋時期黃姓、彭姓、馮姓、蕭姓、李姓、陳姓等幾大家族淵源及士人間的交往作了系列考究。
重刻《星鳳樓法帖》。《星鳳樓法帖》為星鳳樓的靈魂,與《淳化閣法帖》《三希堂法帖》齊名,千年來匯刻法帖刊行無數,而宋帖傳世者有若景星麟鳳,堪為“國之重寶”。為重刻《星鳳樓法帖》,原任縣政府副縣長江期論先生將《星鳳樓書法史考》售書所得款項無償捐出,縣委常委、文聯主席吳德勝自掏腰包10,000元,正是由于有這群對書法的癡迷和熱愛的人,《星鳳樓法帖》重刻工作正在有力地推進當中。
都昌,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縣,正挖掘區域特色文化,以“書法”為載體,描繪著一幅迷人的文化新圖畫。(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