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晉時期“恩澤”錦。本文圖片均由中國絲綢博物館提供
清代外銷白緞地彩繡人物傘
清代紅地刺繡花卉旗服
西子湖畔,玉皇山中,竹樹交翠間,一座設計感十足的建筑惹人注目,這就是中國絲綢博物館。
中國絲綢博物館1992年在“絲綢之府”杭州建成開放,集紡織服飾文化遺產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承和創(chuàng)新于一體,是世界最大的絲綢專題博物館,也是海內外觀眾感受絲綢文化、了解絲綢歷史的“打卡目的地”。
展示絲綢文化
走進中國絲綢博物館,小橋流水、桑園染草的景觀讓人領略到秀美的江南蠶鄉(xiāng)風情。博物館總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其中展陳面積占四分之一,由五大主題基本陳列和臨時展廳組成。博物館館藏近7萬件,涵蓋了以絲織品為主的各類紡織品,不僅有服裝,還有鞋帽、小件衣飾、生活用品、面料等。“從古到今,人們穿的、用的,只要涉及紡織品,館內大抵都有收藏。”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說。
絲路館的“錦程:中國絲綢與絲綢之路”訴說著中國絲綢5000余年光輝歷程以及綿延萬里的絲綢之路的故事。在這里,可以看到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距今約4200年的家蠶絲絲線。錢山漾遺址位于浙江湖州,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發(fā)現了綢片、絲帶、絲線等,是迄今為止長江流域發(fā)現最早的絲綢產品,說明距今4400年-4200年的長江流域已有養(yǎng)蠶、繅絲、織綢技術。
非遺館里,“天蠶靈機:中國蠶桑絲織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展示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豐富內涵,包括蠶桑、民俗、制絲、印染、刺繡、織造等方面。
來到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幾名參觀者正在透過玻璃窗觀看文物修復的過程。深埋地下千百年的絲綢文物,受到病菌、微生物、潮濕等因素影響,出土時大多殘破糟朽。經過修復師“妙手回春”,才能呈現出原來的形態(tài)和光彩。修復展示館一樓用于紡織品信息提取、修復、研究等,二樓向觀眾展示修復之后的紡織品文物。
漫步時裝館,“更衣記:中國時裝藝術”和“從田園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時裝”展現了近百年來中國服裝演變歷程和17-20世紀歐美服裝的發(fā)展軌跡、時代特征、服飾風格等。
中國絲綢博物館還設有女紅傳習館,觀眾可以體驗織、染、繡、編等互動項目。新猷資料館展示現代紡織面料樣本、珍貴紡織人物檔案和紡織科研相關報刊書籍、音像資料等,并能提供借閱服務。
感受絲綢之美
中國是世界絲綢發(fā)源地,源遠流長的中國絲綢文化,書寫了中華文明中濃墨重彩的篇章。古老的絲綢之路將東西方串聯(lián),成為重要的貿易和文化交流通道,為東西方文明互鑒做出卓越貢獻。
“錦程:中國絲綢與絲綢之路”是中國絲綢博物館基本陳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按歷史順序分為8個單元,通過絲綢之路沿線出土的漢唐織物、北方草原的遼金衣物、江南地區(qū)的宋代服飾、明清時期的官營織造產品以及近代旗袍和像景織物等,還原了不同時期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圖景。
在“周律漢韻”單元,可以看到著名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的復制品。這是一件小巧的織錦護膊,在青地上織出云氣紋、鳥獸紋、代表日月的圓形紋和“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字樣,紋飾具有鮮明的漢代特征。原件出土于新疆尼雅遺址,是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家一級文物。尼雅遺址為漢晉時期精絕國故址,是當時絲綢之路南道上的一處交通要塞。復制品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制作,使用了根據四川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漢代提花機模型復原的織機,真正做到了“漢機織漢錦”。
北朝時期的蓮花獅象紋錦體現了波斯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獅子是波斯藝術常見題材,但在當時的中國還非常罕見,隨著絲綢之路的發(fā)展,波斯織物在中原流行開來。這幅織錦圖案中,獅子翹著尾巴,吐著舌頭,造型生動,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這種外來動物的想象。在圖案空隙處,還織有“大吉”“王”“宜”等文字,這是漢地織錦常用的表現手法,表達了吉祥美好的祝愿。
唐代立獅寶花紋錦圖案極為華麗,是當時流行的“陵陽公樣”。織錦以大窠花卉為環(huán),環(huán)中是一只站立的獅子,環(huán)外是繁茂的花卉紋。這種花卉環(huán)中的動物紋樣由唐初陵陽郡開國公竇師綸所創(chuàng),是將西域傳入的團窠聯(lián)珠動物紋樣與中國審美的花卉紋樣相結合的產物,被稱為“陵陽公樣”。此件織錦采用的是遼式緯錦,顯然是唐代晚期的織造技術特點,其紋樣帶有自由的寫實風格,是“陵陽公樣”在唐代晚期流行的典型代表。
15世紀歐洲大航海時代打通了絲綢由中國直接傳入歐美的通道。17-18世紀,隨著東西方貿易愈漸頻繁,在歐洲掀起了一股中國風,帶有濃郁東方風情的中國絲織品深受歐洲貴族青睞。展廳里呈現了清代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銷往歐洲的絲綢產品,白緞地彩繡人物傘是其中的精品。這把陽傘為19世紀60-70年代所制,用料極其奢侈,以象牙為傘柄,五色網格絲線流蘇為邊飾,白緞地刺繡為傘面。傘骨將傘面分割成8塊,每塊自成畫面,從中可以看到中國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亭臺樓閣、戲曲和神話故事等。傘頂裝飾有象牙人物圓雕,是高鼻梁、白皮膚的西洋女子形象。這種中西合璧、個性鮮明的設計圖案正是當時中國外銷歐洲商品最明顯的特征之一。
“這把傘可以說是清代廣繡技藝的集大成者。”中國絲綢博物館陳列保管部研究館員金琳告訴記者,廣繡色彩對比度較強,從其傘面以藍、黃、紅等飽和色彩為主色調,且繡面布局繁而不亂來看,這把綢傘應是從廣州出口歐洲的廣繡作品。
緊扣時尚風潮
作為一座研究型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先后建立了“中國紡織品鑒定保護中心”和“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對本館藏品和世界各地紡織品文物進行科學研究、保護與修復,培養(yǎng)出一批專業(yè)人才。
今年8月開幕的“后宮遺珍:清東陵慈禧及容妃服飾修復成果展”中,一件出土于慈禧定東陵地宮的陀羅尼經被備受關注。經被獨幅織造,長2.9米,寬2.75米,因其用料之精、幅面之大、工藝之善而極為珍貴,同時也十分考驗修復技術。“陀羅尼經被出土時被裱過,我們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去裱’,生怕一揭開經被就碎了。”中國絲綢博物館技術部副主任王淑娟說。由于經被體量龐大,修復工作需要“慢工出細活”,只能由修復師輪流上陣,歷時8年才完成修復。
中國絲綢博物館還與世界知名紡織品研究機構和博物館在人員、項目、展覽、出版等領域積極合作,發(fā)起并成立“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lián)盟”“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lián)盟”“絲綢之路與跨文化交流中心”和“國際絲綢學院”。“我們已初步構建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qū)關于絲綢與紡織品文化的國際合作專業(yè)網絡。”趙豐說。
這幾年,中國絲綢博物館越辦越“年輕”,為迎合不同年齡觀眾的需求而不斷創(chuàng)新。從2011年起,中國絲綢博物館每年舉辦年度時尚回顧展,回顧中國當年時尚事件,展示當代紡織服裝時尚元素,同時收集設計大師的服裝和服飾企業(yè)的精品面料。“希望能從中找到博物館與時尚‘對話’的結合點。”趙豐介紹,這項工作已持續(xù)了10年之久,2021年將舉辦“十年時尚回顧”大展。
2019年,中國絲綢博物館與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合作,引進該館“克里斯汀·迪奧”展。今年又引進新的西方時裝展“巴黎世家:型風塑尚”,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粉絲。除此之外,博物館還與當代時尚潮流結合,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年都會舉辦纖維藝術主題戶外展,還有國絲漢服節(jié)和全球旗袍日。”趙豐說,“我們已經摸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fā)展之路。未來將繼續(xù)努力,把中國絲綢博物館打造成一座研究型、國際化、全鏈式、時尚范的‘國字頭’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