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央情報局候任局長吉娜·哈斯佩爾9日出席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的提名確認聽證會,為她所陷入的爭議辯解。
這名牽涉虐待在押嫌疑人丑聞的官員說,如果上任,不會重新啟動“黑獄”關押和審訊項目;如果總統(tǒng)命令她做“有失道德”的事,她不會聽從。
【聲稱“不盲從”】
美國2001年遭遇“9·11”恐怖襲擊,時任總統(tǒng)喬治·W·布什、即“小布什”授權所謂“引渡逃犯、關押和審訊項目”。2009年,貝拉克·奧巴馬就任總統(tǒng)不久,下令禁止使用“強化審訊”手段,關閉中情局所有“黑獄”,即海外秘密監(jiān)獄。
哈斯佩爾在聽證會上說,如果執(zhí)掌中情局,不會重啟這一關押和審訊項目。
一名參議員發(fā)問,如果特朗普總統(tǒng)命令她做“有失道德”的事,她會怎么辦。哈斯佩爾回答:“我不會準許中情局從事我認為不道德的活動,即使是在技術層面上合法,也絕對不可以。”
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2014年一份調(diào)查報告顯示,所謂“強化審訊”即使動用非常規(guī)手段,包括酷刑,不能有效獲取“準確信息和囚犯配合”。然而,特朗普競選總統(tǒng)時和上任后為酷刑辯護,認為“水刑”等手段“有效”。
被問到是否同意特朗普的觀點時,哈斯佩爾說,她不認為酷刑奏效,也不認為特朗普會命令中情局恢復“水刑”。
【不評價“9·11”】
哈斯佩爾在聽證會上拒絕批評“9·11”后中情局的一些非常規(guī)做法。
為配合小布什發(fā)動的“反恐戰(zhàn)爭”,中情局在波蘭、立陶宛、羅馬尼亞、泰國和阿富汗設立秘密監(jiān)獄,關押恐怖嫌疑人。美方人員對嫌疑人動用水刑等酷刑,以榨取情報。
哈斯佩爾9日說,她不愿“放馬后炮”,評判“當時在極度特殊時期作出艱難決定”的一些人。她說,“9·11”恐怖襲擊后,中情局在對恐怖嫌疑人動用關押和審訊手段方面吸取了很多“殘酷的教訓”。
哈斯佩爾現(xiàn)年61歲,在中情局任職33年。
今年3月,總統(tǒng)特朗普提名時任中情局長邁克·蓬佩奧為國務卿,同時提名時任副局長的哈斯佩爾為新局長,招致民主黨人和民權組織反對。
【不脫稿辯解】
哈斯佩爾2002年分管中情局設在泰國的一處“黑獄”,關押在那里的涉恐人員被曝遭受過“水刑”,她2005年參與銷毀相關審訊錄像帶。
對這一“劣跡”,哈斯佩爾辯解,她不在錄像中,沒有看過錄像帶內(nèi)容,當時是遵照上級指示,以保護錄像帶中出現(xiàn)的中情局特工身份和安全為目的。只是,如果事情發(fā)生在現(xiàn)在,將不會支持銷毀錄像帶。
路透社記者注意到,被問及這一話題時,哈斯佩爾要么看著事先準備好的書面回應讀稿,要么以保密原因回避問題。
公開聽證會一度遭打斷,示威者高喊“起訴實施酷刑者”等口號。示威者由警察帶離聽證會場過程中,哈斯佩爾一直面無表情。
公開聽證會結束后,哈斯佩爾與參議員舉行閉門聽證會,不對媒體開放。
【不一定穩(wěn)過】
參議院一些民主黨人抱怨,中情局沒有解密有關哈斯佩爾的足夠信息,以至外界對她幾乎“一無所知”。
其他反對者認為,哈斯佩爾自愿參與中情局歷史上最黑暗“章節(jié)”之一,不該執(zhí)掌這一情報機構。如果成為美國情報界的“臉面”,她會成為美國人權狀況的“負資產(chǎn)”。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中級別最高的民主黨人馬克·沃納承認哈斯佩爾出任中情局局長資歷過硬,但他擔憂參議院通過后者提名所釋放的信號,畢竟哈斯佩爾作為主管之一直接督導了“強化審訊”。
哈斯佩爾的提名需要接受參議院全體投票,得到半數(shù)以上議員支持才能獲得通過。如果順利履任,她將正式成為中情局首位女性局長。
在參議院,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現(xiàn)有51個和49個席位,鑒于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已表明不會投贊成票以及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因病返鄉(xiāng),哈斯佩爾須至少得到一名民主黨人的贊成票才有望過關。(孫丁劉陽)(新華社專特稿)